新一轮改革背景下 中国产权市场的未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产权市场而言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梦想时代,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中国改革历史上的一座新里程碑。《决定》的一些重要论述,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等,将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产权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挑战。
1 中国产权市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带来了改制后股份流动的需要。在证券交易所尚未建立、缺少正规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各地开始成立产权交易机构作为股票、股权的流通场所。1988年武汉、四川乐山两地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产权交易中心。以此为开端,产权市场开始在没有任何国内外可借鉴经验的环境下探索前行,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先行者。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发文对产权交易场所进行严厉整顿。各地原有产权交易所或被关闭、或缩小经营范围,交易极度萎缩。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企深化改革,给各地产权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4年3号令的发布成为产权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资产交易需求,如公共资源交易、涉诉资产变现、林权交易、金融不良资产、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等等。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则顺应市场需求,逐步拓展了业务范围。
对于产权市场,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权市场国外没有,在中国也没有必要存在,依靠现有资本市场完全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目标。特别是产权市场多为地方政府控制,作为发展地方金融手段的作法,更为人们诟病;另一种观点则将产权市场纳入资本市场范畴,认为是地方政府在中国资本市场欠发达情况下的一种创新。笔者认为,产权交易市场是在中国金融高度管制、金融中介发育滞后、资本市场结构单一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场外市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过去的实践表明,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满足中小企业产权流动的客观需求。资本流动对于提高企业资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产业整合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大量中小企业的资本交易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昂问题。产权交易机构作为资本中介,在资金供需信息收集、交易双方信用调查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交易双方均缺少专业知识、市场混沌紊乱的情况下,客观上起到了增加信息和交易透明度、规范交易行为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资本交易环境。
第二,在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下,成为中小企业、科技企业获得权益性资金的渠道,促进了技术资本对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产权交易市场为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投融资、重组、政策咨询以及进入海外资本市场前期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也为风险投资开辟了一条退出渠道。
第三,有效地改善了社会资源配置。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的日益深化,以前不能交易或很少交易的资产(如林权、知识产权、排放权等)的交易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证交所市场无法容纳如此巨量和种类繁多的非标准化交易需求,产权交易市场则弥补了空白,促进了资产流通,并使这类资产在流动过程中实现增值。
第四,均衡地区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很大。相应地,东部地区上市公司以及筹资额都远超中西部地区。使落后地区不断上演“越穷越得不到资金,越得不到资金越难以发展”的恶性循环。而在各地建立的产权交易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证券市场的缺陷,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活跃当地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在为经济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产权交易市场自身也得到了发展。不仅交易规模快速增加,而且培养了一批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带动了产权交易链条上其他行业、其他专业机构的发展,丰富了市场层次,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2 新形势下中国产权市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体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拓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着力解决好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新一轮改革既为产权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首先,从机遇角度看,推进市场化本身就是产权交易继续发展的最大契机。由于产权交易是以产权为对象的交易,而产权的表现形态极为丰富,因此产权市场是一个几乎没有边界的市场。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的一些制约性因素逐步解除(特别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减少),必然会带来市场化交易需求的增加,产权市场的交易商品也将不断丰富。其次,《决定》明确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管企业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为主。这意味着未来国有未上市资本的交易将趋于活跃,产权交易机构将有机会发挥作用。再次,《决定》明确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进行”。随着农村土地交易管制的逐步放开,农村产权市场将成为一个容量巨大的市场,为产权交易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另外,深化改革对产权市场和产权交易中介行业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首先,产权市场本来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交易规则存在扭曲的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随着市场体制机制的改进和市场结构的完善,势必会从多个层面对产权市场带来冲击。例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特别是新三板的加速扩容,会直接影响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吸纳大量优秀企业,挤占各地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的优质资源。再如,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投资机构、投资顾问机构不断成长、成熟。不仅信息传递加快,交易双方寻找成本降低,而且服务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产权交易不需要通过产权市场就可便捷完成,产权市场的信息优势、交易保障优势、融资优势和定价优势可能不复存在。
其次,随着国企改革和重组高峰的过去,产权市场传统业务出现萎缩。2012年上半年,京津沪渝四市产权交易所的企业国有产权挂牌宗数和金额同比降幅均接近20%。央企挂牌宗数、金额同比降幅分别达到了26%和37%。。对于长期依靠国企交易生存的产权交易所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挑战。
再次,有关监管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产权市场带来不利影响。近两年银行理财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为防范风险,有关部门不断强化对商业银行理财活动的监管。2013年3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旨在加强对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监管。该通知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不能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同时不能超过总资产的4%。为规避管制,不少商业银行借助金融资产交易所、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将非标债权资产包装成所谓“标准”资产挂牌出售。2013年以来,这类业务在各类产权交易机构大幅度增加,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银监会有可能进一步清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业务,不排除银监会叫停部分金融资产转让交易的可能。与此同时,最近银监会推出的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试点也将有助于增加银行理财资金可对接的标准化资产。这种“堵后门、开前门”的政策导向,必然会大大削弱银行利用产权交易平台的动机。对于产权交易机构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最后,更大的挑战还来自行业内部。现有产权交易机构大多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行政性痕迹或多或少存在,公司治理薄弱、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也比较普遍。出于发展地方金融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竞相设立业务模式相同的交易机构,为之提供优惠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资源还对本地企业的跨地区交易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限制。这些保护性措施尽管在短期内有利于当地产权交易机构维持一定的交易量,但从长远看,却会导致市场分割,削弱有效竞争,不利于产权交易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
3 有关建议
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产权市场的关键时期。能否妥善应对机遇和挑战,决定了产权市场和产权交易行业的生存空间。建议如下:
第一,在传统领域继续拓展优势,守住阵地。国有产权交易历来是产权交易机构的优势,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简单的转让产权服务恐怕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国有资本管理的需要。未来在国企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各种并购重组活动将成为产权交易的主旋律。为此,产权交易机构不仅要继续健全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产权的交易效率,而且要针对即将到来的并购重组浪潮提早布局,做好人才、知识和经营方针的准备,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增值服务。
第二,推进经营模式的转型,发展特色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二三百家产权交易机构中,经营模式大同小异,有特色的服务不多。未来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在业务资源方面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服务专业化、个性化程度、创新能力和服务效率,将成为产权交易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预料,产权市场将进入精耕细作时代。改变过去“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找准自身定位,抓住某个领域创造比较优势,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而调整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也是转型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开展产权市场重组。在未来业务资源的竞争中,简单复制原有模式的作法已经难以为继,产权交易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创造出商业可持续的经营模式。由于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倾向于自己拥有各类产权交易机构而不是与外省机构共享资源,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还在酝酿设立新的产权交易所,导致类似机构数量偏多。一些市场化程度和服务能力不高的产权交易机构将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产权市场内部洗牌势必进行。具体做法,一是在本区域内整合类似机构,减少资源浪费和盲目竞争,并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政策保护,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支持跨区域并购重组。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的地区,更应尊重市场发展规律,转变产权市场发展思路。地方政府应允许效率不高的产权交易机构的重组和转型,不要去设计甚至强行组织本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政府的制度和政策的设计标准,应当是本地产权能否有效流动并增值,而不应是本地产权交易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第四,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行业组织除了可以加强业内信息沟通、组织国内外专业交流、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训机制、在政府与产权交易机构之间上传下达以外,还可通过制定行业规范、自查自纠等措施,强化行业自律,有效防范风险。目前产权界已经成立了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今后应充分发挥该协会的作用,帮助产权交易机构调整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交流创新经验,宣传发展成果。